作者:链上启示录想象一个地方,你可以为任何事情下注:下一任美国总统是谁?美联储下个月会不会降息?甚至,你最喜欢的演员能否赢得今年的奥斯卡金奖?2025 年,这个市场经历了名副其实的「爆炸式增长」。就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其交易量相比上月疯狂飙升 91%,达到...
作者:链上启示录
想象一个地方,你可以为任何事情下注:下一任美国总统是谁?美联储下个月会不会降息?甚至,你最喜欢的演员能否赢得今年的奥斯卡金奖?
2025 年,这个市场经历了名副其实的「爆炸式增长」。就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其交易量相比上月疯狂飙升 91%,达到了惊人的 84 亿美元。周交易量更是历史性地突破 20 亿美元大关,整个市场热得发烫。这不是缓慢的演变,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淘金热。
这场爆发的背后,是三股强大到无法忽视的力量;当政坛领袖、华尔街和加密核心圈这三股力量同时将目光和金钱投向同一个地方时,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
答案分裂成了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同样诱人的故事
本周,特朗普旗下的媒体 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 (TMTG) ,宣布通过 Truth Social 平台进入预测市场,正式推出「Truth Predict」服务。
一种政治营销的进化:精心设计的「社交 + 金融」混合体。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在 Truth Social 上看到一条关于美联储利率决策的帖子,点击几下,就能用平台奖励的「Truth gems」转换成 CRO 代币进行投注。这不再是传统的「先有观点,再去投注」,而是「边社交,边投注」的全新模式。
Truth Predict 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用户导向:目标是为其 630 万用户实现「信息民主化(democratize information)」
投注范围:从政治选举到体育赛事,从大宗商品到美联储决策
病毒传播:每一次投注都可能成为社交内容,形成自我强化的传播循环
更关键的是,这个平台采用 CFTC 监管的二元合约形式,巧妙地避开了「赌博」的法律定义。在监管灰区中,特朗普团队的嗅觉一如既往地灵敏。
*Truth Predict 的 Beta 测试即将于近期在 Truth Social 上开始,面向美国用户,支持选举、经济指标、体育和商品价格等事件投注。

相比特朗普的高调,加密核心人物 CZ 的布局更加隐秘但同样精准。
通过 YZi Labs ( 前身为成立于 2018 年的币安实验室 ),CZ 投资了两个关键项目: Opinion Labs 和 APRO Oracle,前者构建去中心化「真相预言机」, 后者则是「专门为比特币生态系统服务的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
CZ 在推特上的表态耐人寻味:「预测市场急需专门的预言机」、「虽然只是少数投资者,但我们会尽力帮助增加战略价值」。
这句话透露了一个重要信号:CZ 看中的不仅是预测市场本身,而是预测市场背后的数据基础设施。换言而之,当预测市场成为主流应用时,数据的真实性验证无疑有着重要的权重。 谁控制了数据的真实性验证,谁就间接掌握了新生态的话语权。
*Opinion Labs 的主网已于 2025 年 10 月 16 日在 BNB Chain 上线,目前为邀请制 Beta 阶段,累计交易量超 3 亿美元(测试网 + 主网 Beta);而 APRO Oracle 的 Beta 测试已于 10 月 28 日启动,首批面向 BNB Chain 与比特币 Layer2 开发者,已开放 AI 验证节点注册。

最令人震惊的,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 ICE 对 Polymarket 的 20 亿美元投资。这不仅仅是一笔投资,更是传统金融对预测市场的「官方认证」。
20 亿美元,对华尔街来说不算小钱。尤其是对一家以保守著称的机构。ICE 向来钟情于「硬核金融」——2013 年,它花了约 110 亿美元 收购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 NYSE Euronext;2018 年,又成立了加密资产平台 Bakkt,首轮投入不过 1.8 亿美元。这些数字放在一起,足以说明问题:ICE 正在押注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为什么?因为预测市场汇聚的,不是资金,而是分散的判断。在算法横行的时代,数据早已饱和,真正稀缺的,是人类的信号。当交易员、程序员、教授和赌徒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下注,他们无意间在生产一种极为珍贵的指标——集体预期。
而这笔投资,也许标志着一种转向:当主流金融机构开始把预测市场当作信息源,而不是玩具,金融世界的坐标就会微微移动。算法交易、风险模型、投资策略——都可能因为这些「市场化的预言」而被重新校准。

*CNBC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媒体,报道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其重大的金融与市场影响

这第一个故事,完美回应了加密世界一个长久以来的尴尬难题:DeFi(去中心化金融)如何才能被大众所用?
多年来,「DeFi 大众化」的承诺一直被视为加密世界的圣杯。但现实是,复杂的钱包、难懂的私钥管理和抽象的收益逻辑,像一堵高墙将 99% 的普通人挡在了门外。DeFi 始终是「加密原生用户」的圈内游戏。
然而,预测市场,却可能成为那个「意外的突破口」。它或许会成为首个实现大规模采用的 DeFi 产品,因为它彻底颠覆了用户体验:
它直观有趣,而非烧脑复杂:参与方式类似「竞猜」,赌的是你对现实世界的判断,而不是要求你理解「流动性池」或「无常损失」。预测「下一部漫威电影票房能否过 10 亿」,比计算复杂的 DeFi 收益率要直观得多。
它与现实世界强耦合,而非虚无缥缈:预测市场的标的都是现实可验证的事件:总统选举、体育赛事、政策法规。这让抽象的区块链价值与现实生活直接挂钩,赋予了它前所未有的「实在感」。
它正在变得「傻瓜化」,而非极客专属:各大平台都在努力让用户能用信用卡、邮箱直接参与,将复杂的区块链技术彻底隐藏在幕后。你甚至不需要知道什么是钱包,就能为下一场超级碗下注。
在这个故事里,预测市场是 DeFi 打入主流的「特洛伊木马」。它用最符合人性的「竞猜」和「八卦」作为外衣,悄悄地将区块链技术带到数千万乃至上亿用户的指尖。这不仅仅是一次增长,这可能是 Web3 世界从「链上经济」走向「现实世界参与」的决定性一步。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舆论的故事。
政治的核心是什么?不仅仅是赢得选票,更是塑造选民的「预期」。而预测市场,恰恰是一台完美的「预期制造机」。
想象一下,在选举前夕,一个候选人的胜率在预测市场上被拉升到 78%。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条极具冲击力的新闻。媒体会引用它(「市场预测 XX 将压倒性获胜」),社交网络会传播它,选民会看到它。这种由金钱背书的「必胜」光环,会像病毒一样扩散,动摇中间派,打击对手士气,甚至形成「墙倒众人推」的自我实现预言。
更可怕的是,这为权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难以追责的影响力工具。过去,政客需要通过媒体或直接言论来影响民意;现在,你或许需要一笔足够大的资金和一个「合适」的平台。
通过在市场上大举下注,政客可以短期内「买」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概率,然后让媒体和公众去放大这个信号。当被质疑时,当事人完全可以摊开双手,无辜地表示:「我没有撒谎,我只是在进行一笔合法的投资。」
当我们看到特朗普的儿子小唐纳德成为 Polymarket 的顾问,当与他关联的资本向平台投入数千万美元时,我们就该警惕:这真的只是一笔单纯的投资吗?
在这个故事里,预测市场不再是汇聚智慧的「水晶球」,而是一把可以被用来塑造民意的「秘密武器」
那么,预测市场究竟是 DeFi 的「意外圣杯」,还是民主的「秘密武器」?
答案或许是:两者都是。
它既有潜力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聚合工具,让「群体的智慧」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闪光;也可能沦为一个被巨额资本和政治权力俘获的舆论战场,让「最大的钱包」定义什么是「真相」。
目前,Kalshi 和 Polymarket 两大平台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前者拥有约 60-66%,后者则占 34%。当 Robinhood 那样的平台向其 2000 万用户开放事件合约交易时,这个市场的影响力将呈指数级增长。
未来的 12-24 个月将是关键期。预测市场能否在保持去中心化理想的同时实现大规模采用?能否在接受监管的同时保持创新活力?能否在商业成功的同时维护公共利益?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预测市场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还是加剧不平等和操纵的武器。
而我们每个人,都将是这场概率游戏的参与者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