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 Ericak
当前市场状况像是 2019 年和 2022 年的融合版,各种问题集中爆发,挑战堪比地狱级副本。
相比 2019 年,氛围确实类似,但少了当时“DeFi 元年即将到来”的希望感,市场体感更加惨淡。场外环境趋向现实经济,场内则缺乏大趋势,仅有零散热点,本质上仍是流动性受限的市场,但生态割裂更加严重。每一次特定生态强行制造的小牛市,都像是缩小版的 $trump 效应,而这些短暂的热点,往往成为部分人逃离市场的机会。
相比 2022 年,这轮下行期可以说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接下来的治理攻击很可能远超上一轮熊市。在市场“垃圾时间”内,建议用户尽早调整仓位及链上交互方式,以降低风险。
治理攻击(Governance Attack)是指攻击者利用治理机制漏洞或资本优势影响项目决策,以谋取私利或破坏系统。这通常发生在治理代币价格低迷、市场流动性枯竭的时期,攻击者可以低成本获取治理权。
上一轮熊市,最常见的治理攻击模式包括:
Proxy 机制科普:Proxy 允许协议在不改变原始合约地址的情况下更新合约逻辑。这在 DeFi 领域非常常见,但如果治理权限被攻击者获取,他们可以修改 Proxy,执行恶意操作,如转移用户资产或修改交易规则。
市场下行期,由于大部分用户注意力涣散,Crypto 生态容易变成“黑暗森林”,充满潜在猎手。上一轮熊市,即使一些协议仅剩几万美元的套利空间,仍然有人愿意埋伏并最终发动治理攻击,直接摧毁协议。
更严重的是,这一轮下行期,除了外部攻击者,部分项目方自身 也可能在治理投票中作恶,例如:
这类治理攻击让普通持币者深受其害,尤其是长期持有却不关注治理提案的用户,容易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避免长期、无限额授权 USDC 等稳定币
筛选参与的项目,避免治理机制不透明的协议
关注治理提案,避免恶意治理变更
近期与几位 Whale 朋友交流,大家对市场普遍持悲观态度。原本部分投资者认为 DeFi 或可借助美国政策松动再掀波澜,但当前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分裂与枯竭,BSC 近期强行制造的小牛市,依然难以改善整体资金流动情况。如果这一趋势持续,治理攻击或将愈演愈烈,市场状况可能更加恶化。
在全球“脱虚入实”的大环境下,Crypto 世界的荒诞现象,或许只是更荒诞的现实世界的预演。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回避明显的风险,始终是更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