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最新资讯>> 为什么VC活不下去 大家都转二级市场?

为什么VC活不下去 大家都转二级市场?

2小时前 2 资讯

在上一篇文章中,Portal Labs和大家浅聊了关于ABCDE停止投资新项目的话题,并为大家梳理了Web3投资的主要路径与参与机制。

本篇文章,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当前Web3投资的整体趋势。

其实,早在2024年下半年,许多Web3媒体与资深从业者便开始提出一个共同的观点:Web3的VC模式已经越来越难做了。

尽管也有一部分观点,比如Dragonfly Capital管理合伙人Haseeb Qureshi,认为:VC状况并没有那么悲观,加密VC前景依然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数据和市场情绪来看,一级市场确实正经历着一轮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而且,这一趋势在2025年有了进一步加速的苗头。

一级市场的退潮

2024年下半年,当Web3二级市场正在为MEMECoin着迷,为BTC疯狂的时候,一级市场却早已步入寒冬。

Galaxy Digital数据显示,2021年加密VC募资高峰达到337亿美元,2022年仍有277亿美元。但2023年,募资规模骤降至101亿美元,同比下滑超六成;进入2024年,这一数据进一步跌破40亿美元。

而导致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本身加密VC仅在内部小圈进行,还没有完全与主流金融市场接轨,资金量本来就有限。与此同时,加密VC还需要面对更长的退出周期,在高波动的加密市场中往往会出现“锁仓一年,亏损一半”的问题。

STIX Co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多个一级锁仓代币在解锁后市值暴跌,平均估值缩水50%以上。BLAST、EIGEN、SCR这些代币的跌幅分别达到88%、75%、85%。据加密KOL @Anymose 96 统计,ABCDE投资已发币项目中,币价最高下跌幅度高达95.5% 。

如果说锁仓是一级投资者们的噩梦,那么一级市场的根本问题,则是融资-上线-砸盘的恶性循环。

在上一轮牛市,一级投资有着清晰的价值传导链条:VC低位进场,项目方完成融资,随后代币上线,二级市场接棒,代币价格在市场共识下逐步抬升,最终实现退出。然而,在当前这一轮周期,随着流动性萎缩,叙事疲软,这条链路已经被彻底打破。

项目方与VC为了完成退出,不得不在市场情绪低迷时提前上线代币,然而上线之后,缺乏二级市场的接盘力量,代币价格往往直接崩盘,一级投资者锁仓期一结束,便迎来“砸盘兑现”。整个链条变成了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一级投资者亏损,项目方口碑受损,二级投资者不愿接盘。

据SoSoValue数据显示,2023-2024年,新上线的加密项目在90天内平均跌幅达45%,六成项目在半年内破发。无论是明星项目还是二线项目,几乎都难逃这一轮估值体系的崩塌。

这不仅仅是市场热度的问题,更是模式设计的失败。

孵化模式的复兴

如果说一级市场的困局,揭示了加密VC这一套打法的失灵,那么孵化型投资的走红,就是当下资本在寻找“破局之道”的一个缩影。

Du Jun最近的转型,算是这个趋势的一个鲜明代表。在宣布ABCDE基金不再投新项目之后,他并没有彻底离场,而是另起炉灶,推出了名为Vernal的孵化器。Du Jun说得很直白:想陪伴那些有使命感的团队,孵化真正能为行业、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而且,除了孵化项目,他还会亲自下场做二级市场配置,5月就会公布他的买入清单——产业协同+二级投资,思路非常清晰。

当然,这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选择。

过去一年里,Binance Labs、OKX Ventures、Alliance DAO这些平台型机构,都在不断加码孵化器模式。相比单纯的资金投资,它们更像是项目的“共建者”:从资金、技术到市场、合规,什么都能配齐。根据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的数据,2024年全球比特币项目孵化器市场规模达到了14.3亿美元,预计2032年会涨到5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1%。这个增长幅度,说明了加密孵化器的需求正在持续扩大。

为什么孵化型模式开始流行?

  1. VC更像是“资金+陪跑”,而孵化器则是全方位介入:从资源、市场到产品协同,甚至技术栈、用户获取路径、交易所资源,项目方几乎和孵化器“绑在一块”,护城河深得多。

  2. 孵化器不用靠高估值上线来退出:除了发币,还有生态内部消化、产品盈利、Token分期流通等多种退出方式,玩法更灵活,不容易被行情拖死。

  3. 资金要求也灵活:和动辄百万美金起步的VC不同,孵化器可以通过“资源换股权/Token”的方式来降低现金投入,节省流动性,资本效率更高。

当然,孵化型也不是“谁都能玩”的。它对投资人的要求高多了:要懂技术、懂市场、懂怎么帮项目成长,光有钱还不行。Du Jun敢从VC转型做孵化,靠的是多年积累的产业资源和团队能力,能带项目真正跑出来。

二级市场的发展

如果说孵化模式给了一级市场一条“重塑路径”,那么二级市场,无疑是当前资金最现实的避风港。

The Block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加密二级市场现货交易总量已回升至近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其中,BTC、ETH这些主流资产依然是大头,但你会发现,Meme币、AI、DePIN这类叙事驱动、波动性高的中小市值资产,越来越多地成为资金追逐的新焦点。

不过,这一轮二级市场的“热”,和上一轮可不太一样:

机构入场,策略驱动

这轮行情,散户并不是主角,真正撑起市场的,是一套越来越成熟的机构化策略。

CoinShares数据显示,2024年加密资产管理规模(AUM)升至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0%。特别是在BTC现货ETF获批后,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大量涌入,推动BTC稳步上行,稳住了市场的基本盘。但随着这些资金的进入,加密市场的节奏也随之改变了。

市场不再只是上一轮那样靠散户情绪起伏,而是更像一场有节奏、有策略的博弈——套利、对冲、期权这些金融圈老把式成了主流玩法。

流动性当道,叙事靠边

MEMECoin、AI、RWA这类流动性强、波动性高的热点板块已经成为二级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也反映出了二级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极致追求。

尽管当前不少声音批评投机主义,但不可否认,当下的加密市场依然是投机为上的策略(毕竟赚快钱谁不想呢)。

CoinGecko数据显示,2024年Q4至2025年Q1,MEMECoin板块日均交易量达到15亿美元,占整体加密市场成交量的13%。而RWA、AI等新兴叙事资产,尽管市值占比不足10%,但平均波动率却高出主流币种两倍以上。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投资方不再押注长期价值,而是尽可能通过追逐流动性,在短周期内回笼资金乃至获取更高盈利。

Web3投资者的选择

尽管我们看到VC模式在当下遭遇重创,但市场周期的存在却从未改变——加密VC并不是第一次陷入寒冬,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回顾PitchBook历史数据,在2018年加密寒冬期间,全球加密VC投资总额仅为20亿美元,但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飙升至337亿美元,三年内增长近17倍。周期轮回,资本流动的路径会因时因势而变,VC也终将随着市场回暖重新登场。

但对于当下的高净值投资者而言,选择什么样的路径,依然是一道现实问题。

  • 孵化模式的优势在于深度协同,通过资源、技术、市场的全链条绑定,帮助项目成长,回报可能远超传统VC。但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产业资源与协作能力,适合能够深度参与项目发展的投资者。

  • 二级市场则提供了更高的流动性和策略灵活性。机构化、策略化的二级市场让高净值投资者可以通过结构化产品、托管配置等方式,灵活参与,不必死守锁仓。

然而,无论选择一级、二级,还是孵化,每一种路径的背后,都绕不开一个核心议题:合规。

尤其是随着全球加密监管愈发严格,不同路径的合规要求、法律风险、税务安排也各不相同。比如一级市场的募资合规、代币发行地选择,二级市场的跨境交易、税收合规,孵化模式中的关联交易与利益披露,每一步都牵动着投资者的底线安全。

在Portal Labs看来,合规不仅是风险防控的必修课,更是穿越周期、稳健布局的护城河。

因此,下一篇文章,我们将继续探讨投资路径背后的合规问题——不同投资路径的合规要求有何差异?在当前监管加速的环境下,高净值投资者该如何稳健应对?敬请期待。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24h成交额
1 BinanceBinance ¥1,527.57 亿
2 BybitBybit ¥576.23 亿
3 Coinbase ExchangeCoinbase Exchange ¥71.57 亿
4 OKXOKX ¥519.71 亿
5 UpbitUpbit ¥77.13 亿
6 KrakenKraken ¥43.20 亿
7 BitgetBitget ¥494.79 亿
8 RaydiumRaydium ¥11.50 亿
9 BitfinexBitfinex ¥6.09 亿
10 Uniswap v2Uniswap v2 ¥3.72 亿
查看更多
行情行情 行情  平台 平台 平台 首页首页 首页 观点观点 观点   快讯  快讯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