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最新资讯>> 值得关注的八大叙事方向及相关项目

值得关注的八大叙事方向及相关项目

2小时前 2 资讯

作者:arndxt,加密研究员;翻译:金色财经xiaozou

为什么我不再建议朋友"先学习加密知识"?

上个月,我又一次尝试引导一位圈外朋友进入加密世界。仅仅十分钟后,当流程进行到"选择钱包"和'现在需要用另一种代币支付Gas费'时,她的眼神就开始变得茫然了。这让我恍然大悟:我们面临的不是知识鸿沟,而是设计鸿沟。

一个残酷的现实已经非常明显:投机带来了第一波用户,但它无法带来下一波十亿用户。真正的普及始于加密产品变得"隐形"——也就是当人们从中受益却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加密技术时。从稳定币的崛起到机构质押的普及,再到AI在塑造数字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大规模采用的基础正在奠定。但要实现这个未来,我们必须停止期望用户学习加密知识,转而开始构建那些让他们甚至意识不到正在使用加密技术的产品。

以下是我认为值得关注的八大叙事方向及相关项目:

d2sUlRw5yMzQ9QRDvGCCNc5GJIup0IgaMCY1kGO9.png

1、下一代钱包的制胜之道: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重大的结构性转变:用户正在围绕两种互补钱包形成使用习惯:一种感觉像是金融科技App的"日常钱包",另一种则像是银行App的"保险库钱包"。

钱包体验正在分化。那些试图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单一界面的开发者,终将败给专注于以下两点的组合方案:(a) 无摩擦的入门体验和 (b) 高安全性的存储方案。

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人同时使用2-5个钱包,近48%的人表示这是因为每个网络仍然活在自己的围墙花园里。

jNxSKASs0NlfQuFLBErZm05iEvFIUIegViNVnQGJ.png

头部集中化现象明显:

拥有2年以上经验的用户中,有54%的用户集中使用币安、Coinbase、MetaMask或Trust钱包。

而新手群体中,还没有哪一个钱包的市场份额达到20%。

然而,自我托管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仍然令人生畏。有趣的是,币安自己的自托管解决方案Binance Web3钱包仅吸引了22%的用户,这表明即使在一个熟悉的品牌生态系统中提供了更简单的自托管路径,用户仍然犹豫不决。

5NE8EUTKfmOlHPPlKWQDkyKydawthtjTR8YVj988.png

多重钱包是无奈之举。

经过数月的观察,我明白了一件事:人们并不想同时管理多个钱包。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别无选择。

显然,我们一直在谈论的"无缝多链未来"尚未真正到来。48%的用户维护多个钱包主要是为了访问不同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44%的用户现在出于安全考虑有意拆分钱包使用,这一比例高于去年的33%。

这告诉我两件事:行业未能实现真正的互操作性,正在将操作复杂性转嫁给终端用户;与此同时,这些用户正在变得更聪明——他们不再盲目信任单一钱包来处理所有场景。

Phantom -- Solana和以太坊上的热门钱包。

2、行为与信念的错位

我们留在这个领域仍然是为了投机。

确实,54%的用户在过去一个季度实际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或点对点转账。但当被问及最喜欢的活动时,只有12%选择了支付。

相反,交易(现货、meme币、DeFi)仍然是各类用户每周最主要的行为。

在开发者消除这些阻力之前,投机将继续抢占实用功能未来应得的关注份额。

这种差距源于三大阻力:成本阻力。39%的用户认为高L1 Gas费仍是最大的采用障碍,这是最突出的问题。体验阻力。仅11%的用户认为当前的入门流程足够大众化。网络阻力。支付流向商户和朋友已经存在的平台;割裂的钱包和链生态破坏了这种闭环。

Huma Finance -- 开创性支付金融方案,无需预存资金的跨境支付融资,来自真实支付流的实际收益(10.5%年化收益率)。Tectum -- 即时、零手续费的加密货币支付。Alchemy PayNOWPayments

3、公链将成为隐形基础设施层——用户甚至无需感知其存在

多链生态本质上是分工协作的结果:

ubNBjiPwJQAHvAIoB80iHW43yRYepi4CgfnIsa2H.png

制胜的用户体验模式是"链抽象"——钱包会话能够流畅地将订单、余额和身份信息路由至提供最佳延迟-成本-安全组合的后端,全程无需用户做出选择。

以太坊仍是机构级的结算层,但Solana正快速确立自己作为高频、高参与度零售活动的首选公链地位。不过从发展势头来看,以太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Solana实现了3000%的年度手续费增长和127%的TVL增长,在所有L1中增速最高。这一激增主要得益于meme币热潮(尤其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时也反映出Solana在速度和交易成本上的结构性优势。

bd6V6vkgzDu3Jf21H58cR7tlwD4smCvVuod3I24P.png

用户认知已经形成:43%表示以太坊是最常用公链;39%选择Solana;仅10%主要使用L2——这证明互操作性仍停留在理论层面。

Chainlink -- 采用CCIP的领先跨链互操作协议(代币LINK)

LayerZero -- 采用OFT标准的全链互操作协议(代币ZRO)Axelar -- 跨链通信网络(代币AXL)

Wormhole -- 跨链消息传递协议(代币W)SocketDotTech -- 跨链互操作协议(即将发行代币)eOracle -- 基于以太坊安全的预言机平台,为智能合约提供无需许可的专业化数据服务.

4、用户信心提升的虚假安全感

用户声称在链上感到更安全,但他们的钱包数据却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如何解释这种矛盾?用户将个人防护措施(硬件钱包、多签)与系统性风险混为一谈。与此同时,攻击者已将"钓鱼即服务"产业化,恶意合约的平均存活周期缩短至原来的四分之一。

产品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将下沉式反钓鱼用户体验(清晰签名界面、实时交易模拟、MPC交易防火墙)从高级附加功能转变为默认配置——特别是在主流"日常使用"钱包中。

5、NFT作为数字文化基础设施

NFT市场正在经历必要的调整,从投机性的PFP项目转向真正的数字商品和实用驱动型体验。这是NFT市场首次显现出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像Rodeo.Club这样的平台和Base链上低价收藏品的激增,标志着向可负担、高频互动模式的转变——这种模式类似于游戏中的应用内购买。

NFT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互动基础设施。

NFT将成为消费级应用的默认互动层:忠诚度积分、徽章、会员特权——所有这些都将越来越多地以NFT形式在链上呈现。所有权将实现跨平台转移和交易,为用户释放二级市场价值,为品牌开辟新的盈利渠道。想象一下星巴克的忠诚度计划在链上运行:在一个应用中获得的积分,可以在整个合作伙伴服务网络中解锁权益。

文化资本作为货币的崛起:NFT正迅速成为用户在数字空间展示身份和文化归属的机制。随着社交平台整合链上资产,NFT所有权将演变成数字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就像在现实世界中穿戴品牌服饰一样。

评判标准将从地板价转向用户留存:以投机价值评判NFT的时代正在终结。新的衡量标准是用户留存和参与度:用户与资产的互动频率如何?这些资产是否与持续性的体验、内容或奖励挂钩?建设者应该设计鼓励重复参与的NFT生态系统,通过可解锁内容、动态演变的代币属性和现实世界权益来实现这一目标。

AI+NFT将开启个性化动态资产的新浪潮:与用户行为、情绪或社区事件绑定的AI生成NFT即将到来。这些动态资产会随着用户参与而进化,创造出静态资产无法实现的深度个性化体验和情感连接。

Treasure DAO -- 搭载MAGIC代币的NFT基础设施

Mocaverse NFT -- 连接Animoca品牌生态的基础设施(MOCA代币)Rodeo Club -- NFT互动平台NFP -- AI生成NFT平台(NFP代币)

Finalbosu -- Abstract链上的热门系列

Good Vibes Club -- 社区活跃的新兴系列

Onchain Heroes -- Abstract链上的知名系列

Hypio -- 交易量快速增长的系列

steady teddys -- Berachain上的流行系列

Pudgy Penguins -- 主流采用的领先NFT品牌(沃尔玛销售实体玩具,PENGU代币)

Bored Ape Yacht Club -- 标志性系列(强大社区和APE代币)

CryptoPunks -- 具有历史意义的原始NFT系列

Azuki -- 日漫风系列(ANIME代币,强大品牌影响力)

doodles -- 多彩系列(近期在Solana推出DOOD代币)

Milady Maker -- 文化现象级项目(CULT代币,强大社区)

6、比特币作为宏观资产类别

比特币已从投机性资产演变为宏观层面的金融工具

一场平行变革正在展开:在Layer 2生态系统(特别是闪电网络及Ark、Fedimint等新兴协议)成熟的推动下,比特币正悄然成为全球结算的交易层。

比特币作为隐形结算层,正在为下一代跨境支付、机构金融和主权数字储备提供动力。

比特币的宏观相关性:从对冲工具到战略储备资产:面临去美元化挑战的国家正悄然将比特币纳入主权储备多元化战略。机构乃至主权行为体正将其视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备保险政策。

Layer 2协议释放比特币支付效用:闪电网络已从技术实验发展为可扩展的现实支付层,实现近乎即时、低成本的跨境交易。Fedimint和Ark等新方案正在解决比特币的用户体验和隐私限制,使其在新兴市场成为真正可行的交易货币。建设者应重点开发基于这些Layer 2的支付解决方案和跨境金融产品,特别是针对汇款走廊和受货币贬值困扰的地区。

比特币作为抵押品——机构借贷与资金策略的兴起:主流机构开始将比特币不仅作为被动投资,更作为结构化金融产品中的生产性抵押品。预计比特币担保信贷工具、资金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传统金融市场无缝衔接的衍生品将大量涌现。

正在形成的全球结算网络:随着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对中立、抗审查结算通道的需求将增长。比特币具有独特优势,可作为贸易结算的全球清算层,与法币形成互补而非竞争关系。为终端用户抽象化比特币交易复杂性、在底层利用比特币实现无缝结算的基础设施,将推动比特币在加密原生圈之外的采用。

Solv Protocol -- 首个链上比特币金融化及比特币银行方案(SOLV代币)

Stacks -- 领先的比特币智能合约Layer2(STX代币)Alpen Labs -- 比特币Layer 2解决方案Babylon Labs -- 比特币跨链桥接方案(BABY代币)

Zeus Network -- 跨链通信平台(ZEUS代币)corn -- 以太坊Layer 2比特币解决方案(CORN代币)

Runes ChainaI -- 比特币Layer2方案(RUNIX代币)

7、机构质押:战略资金配置新范式

随着比特币确立其作为宏观资产类别和现代资金战略核心组成部分的地位,机构投资者自然开始思考下一个问题:如何让这些资产产生收益?

当散户投资者仍在通过meme币和高风险交易追逐投机收益时,机构资金正悄然稳定地流入结构化、能产生收益的加密资产——特别是通过以太坊和Solana的质押生态系统。

比特币可能仍是宏观对冲的首选,但质押正快速成为机构资金进入生产性链上资本的桥梁。

机构新策略:

比特币从价值存储转向生产性资本:随着比特币原生质押机制的出现(例如通过Babylon等协议及即将推出的BTC Layer 2解决方案),比特币也开始在不损害其核心货币属性的前提下,进入收益生成策略领域。

真正机遇在于基础设施而非验证器:下一个十亿美元的机构资金流入将来自提供机构级托管、合规报告和风险管控质押产品的平台。

不确定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收益多元化:随着利率见顶和传统固定收益产品吸引力下降,质押收益成为一种新的风险调整后回报类别。这对寻求多元化配置、希望摆脱现金持有和低收益债券,同时避免投机性加密资产波动风险的企业资金尤其具有吸引力。

Core DAO -- 自托管BTC质押解决方案(CORE代币)

BounceBit -- 机构质押平台(BB代币)TruFin Protocol -- 机构级流动性质押Archax -- 受监管的机构级交易所(支持HBAR质押)

8、监管、稳定币与AI:下一波增长入口

合规将打通稳定币通道→廉价、即时的全球支付创造真实日常接触点→可验证的链上溯源成为AI生成价值的信任层。支付只是这场变革的滩头阵地。

监管乐观主义:86%认为更明确的规则将加速采用,仅14%认为会阻碍创新。

稳定币增长势头:持有率同比翻倍至37%,已在30多个Stripe市场成为默认支付通道。

AI协同效应:64%相信AI至少会加速加密行业发展,另有29%预期将形成双向飞轮效应。

WLFI -- 锚定1美元的稳定币(WLFI代币)

Ripple -- RLUSD稳定币(使用XRP作为Gas代币)Ethena Labs -- USDe稳定币(即将推出面向传统金融的代币)OpenEden -- 收益型USDO稳定币Syrup.fi – SyrupUSDC -- 机构级收益方案(稳定币10%年化收益率)cap -- 提供可信金融担保的稳定币协议

结语:UX 2.0时代——不进化即淘汰

用户已不再为"web3"的光环所迷惑。他们期待的是:Web2级的易用性、Web3级的所有权控制与AI级的智能化体验——三者缺一不可。

那些能够实现"链选择无感化"、消除手续费痛点并内置预测性安全机制的团队,将把加密领域从投机乐园转变为链上互联网的连接纽带。下个十亿用户甚至不会察觉自己正在使用web3产品——这种"无感知体验"将成为用户体验的终极胜利。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24h成交额
1 BinanceBinance ¥1,527.57 亿
2 BybitBybit ¥576.23 亿
3 Coinbase ExchangeCoinbase Exchange ¥71.57 亿
4 OKXOKX ¥519.71 亿
5 UpbitUpbit ¥77.13 亿
6 KrakenKraken ¥43.20 亿
7 BitgetBitget ¥494.79 亿
8 RaydiumRaydium ¥11.50 亿
9 BitfinexBitfinex ¥6.09 亿
10 Uniswap v2Uniswap v2 ¥3.72 亿
查看更多
行情行情 行情  平台 平台 平台 首页首页 首页 观点观点 观点   快讯  快讯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