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最新资讯>> 香港会不会跳过扫码支付,直接进入稳定币支付?

香港会不会跳过扫码支付,直接进入稳定币支付?

2天前 34 资讯
香港错过扫码支付,是因为既没有用户痛点,也没有替代动力。

撰文:Ethean

结论写前面

这要看两个关键条件能否成立:

  • 稳定币是否比现有支付方式更方便、更省钱,且覆盖更多场景

  • 能否在合规框架下,快速搭建出「能用、好用、敢用」的完整生态系统

一、 「扫码支付时代」为什么没发生在香港?

原因很现实朴素:

  • Cash Only 能省手续费

  • 接受八达通是因为太多人用,商家「被迫适配」

相比之下,支付宝 / 微信虽然手续费略低,但

  • 没有用户基础

  • 没有「美团 + 淘宝 + 滴滴」的超级生态

  • 在香港是「独立钱包」,功能残缺、使用场景有限

所以只能成为面向游客的辅助支付方式。

二、那么香港有可能直接跃迁到稳定币支付吗?

目前来看稳定币真正走进日常生活,还要跨过两个核心门槛:

1、用户体验还不够「生活化」

  • 现在的稳定币讨论还集中在:机构结算 / 跨境支付 / RWA 资产发行

  • 用户端怎么「买币→支付→收款→退出」?流程复杂、缺乏激励、教育成本高。

稳定币距离八达通 / 微信 / 支付宝那样的顺手好用,还很远。

2、合规虽然「有法」,但离「落地」仍有距离

1)合规「有牌」 ≠ 支付落地

香港 2025 年将正式启动稳定币牌照制度,但目前:

  • 监管细则、审批流程仍在测试

  • 正式发行、推广到零售市场还有等待期

2)钱包和支付网关生态还没搭好

监管主要覆盖发行层面,但是否有成熟易用的钱包 App?是否有与商户 POS、支付网关无缝衔接的生态?目前还在构建发牌体系,还没有进入面向大众的落地应用建设期。

3)监管实际执行效果需要时间验证

敢拿稳定币,前提是:用户相信它能兑、兑得快、兑得稳。即使有牌,但市场是否接受?监管如何保障赎回承诺?若储备资产透明度、用户保护、风险应急措施不到位,仍可能发生信任危机。

香港错过了扫码支付,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因为既没有用户痛点,也没有替代动力。

三、稳定币能不能直接跃迁成功?

要看:

1. 是否比现有支付方式更方便、更省钱,覆盖更多场景;

2. 能否在合规框架下快速搭建出可用的生态系统

香港错过扫码支付,是因为既没有用户痛点,也没有替代动力。如果稳定币想跳过扫码时代,直接落地生活场景,就必须从「合规 + 体验」两个维度上真正打穿用户和商户两端的壁垒。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24h成交额
1 BinanceBinance ¥1,527.57 亿
2 BybitBybit ¥576.23 亿
3 Coinbase ExchangeCoinbase Exchange ¥71.57 亿
4 OKXOKX ¥519.71 亿
5 UpbitUpbit ¥77.13 亿
6 KrakenKraken ¥43.20 亿
7 BitgetBitget ¥494.79 亿
8 RaydiumRaydium ¥11.50 亿
9 BitfinexBitfinex ¥6.09 亿
10 Uniswap v2Uniswap v2 ¥3.72 亿
查看更多
行情行情 行情  平台 平台 平台 首页首页 首页 观点观点 观点   快讯  快讯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