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汉堂观点演讲嘉宾:沈康沈康:毕业于复旦大学航天航空系,拥有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MBA 学位,持有美国 CFA 资格。曾在 PIMCO、所罗门美邦、博时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担任要职。2019 年,他创立 Hash Global,专注...
作者:罗汉堂观点
演讲嘉宾:沈康
沈康:毕业于复旦大学航天航空系,拥有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MBA 学位,持有美国 CFA 资格。曾在 PIMCO、所罗门美邦、博时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担任要职。2019 年,他创立 Hash Global,专注于数字资产与 Web3 领域的投资与实践,推动构建更加繁荣的 Web3 生态。
以下是沈康的演讲原文: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在罗汉堂年会现场和大家交流。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 “Web3 与 AI 共振:推动金融实现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这个题目听起来可能有些拗口,不太直观。但我想表达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跟大家讲清楚一件事:为什么说 Web3 支持的金融,才是真正互联网化和数字化的金融?只要这点讲明白了,我相信大家对 Web3 对金融和 AI 的意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大家对于 AI 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关注,也比较了解,但对 Web3 可能还比较陌生。在介绍和回顾 Web3 的发展之前,我想先谈谈现有的传统银行金融体系。传统的金融体系其实是建立在复式记账的电子系统上,复式记账意味着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账本:银行和银行之间,银行和券商之间,银行下面的分支行之间是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校验工作的,常常为了一个数字加班加点。那么这意味着构建在其上的资本市场本身也是割裂的。我们现有的银行金融体系其实是电子化的,而非真正的数字化。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在互联网上买东西时,其实用了 “两张网”。我在淘宝下单,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卖家;但背后的资金清算,是我所在银行,比如建设银行,与卖家银行,比如中国银行之间进行交易。我们完成一个互联网购买行为时,信息走的是互联网,资金走的是银行间的金融结算网。
而 Web3 金融则完全不同。以比特币为例,除了解决价值储存的问题,它还带来了一个数字化的区块链账本。这个账本的特点是全网可见、不可篡改。用 Web3 的钱包购物,只需下载一个浏览器插件钱包,用美元稳定币、港元稳定币或者数字人民币支付,整个购物的完成不需要银行基础设施。点对点的交易处理速度甚至让你感觉不到,它真正实现了商业和金融的合二为一,在同一张网上完成,实现了金融互联网化,也实现了万物皆可资产化。理解了这点,大家就能更好地明白为什么 Web3 是未来金融的必然选择。
我认为 Web3 的发展有双重特点。一方面,作为 Web3 的前身,加密金融已经积累了大约 6 亿用户,这大致相当于 1999 年互联网用户的规模。所以,我们已经看到了像稳定币,像 DeFi 这样的支付性的金融应用;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 Web3 本体,可能才处于 1994-1995 年的水平。我个人判断,Web3 的主流应用爆发还需要大约两年时间,因为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愿意或自然地使用 Web3 钱包来与互联网进行交互。
但我相信,Web3 技术必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它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因为全网统一的 ID 能够让数据摆脱孤岛,实现便利共享。它是真正适应 AI 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大规模底层协调网络。Web3 对商业的意义,就像比特币对金融 —— 底层数据账本技术的变化,一定会带来上层商业模式的变化。
基于一个全网通用的公共账本,Web3 的金融生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跟传统金融不一样,Web3 里不管你是链上的券商、银行,还是交易所,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存放在中间的区块链上。用户不是用银行账号,而是用一个 “钱包” 跟这些金融机构进行交互。你可以把这个钱包理解成一个统一的入口,它不被任何平台锁定,这让 Web3 本质上成为了 “去平台化” 的金融。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去 “中心化金融” 这个词(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但我更愿意称之为是 “去平台化”,它其实并不去中心,也不去监管,它反而要服从监管。由于所有链上用户的 ID 是全网统一的,所有交易记录又是可查的,它实际上更容易被监管。因此,合规和拥抱监管是 DeFi 未来的主流趋势。目前,DeFi 的规模大约是 1150 亿美元左右,比特币、以太坊、币安链等主流链上的应用生态都在快速发展,活跃度和资金量不断增长。
我相信大家近期都关注到了一个新闻,就是美国和中国香港相继通过了稳定币相关的立法条例。对 Web3 金融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很多人称之为 Web3 的 “iPhone 时刻”。
我觉得在这个时点通过稳定币相关条例,背后肯定有深刻的战略考量。虽然大家对这件事有各种解读,但我认为讲得最透彻的是香港 HashKey 集团的肖风博士。他认为,稳定币的突破是技术创新的胜利,这不是哪个国家或政府随机决定采用的技术,而是技术自身的优势决定了制度需要顺应技术的发展。
在我看来,链上金融的发展需要让一个 “飞轮” 转起来:链上资金、链上用户和链上优质资产不断增加。这个飞轮原本转得很慢,但因为有了合规的稳定币,链下资金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入链上,飞轮转速因此大大加快。我相信,稳定币会极大地加速和推动 Web3 金融走向主流。
另外,我想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 “金融的互联网化”。第一个例子是,大家最近可能都听说了特朗普发行加密货币的事件。先不论其团队发币的道德层面问题,这件事很好地展示了 Web3 技术的优势。在传统股票市场,如果庄家想操控市场,往往涉及多方关联方,还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 比如香港的庄家一般只能影响香港投资者。而特朗普币是在区块链上发行的,无论你身处世界何处,全球用户都可以 24 小时全天候交易同一资本品。市场价格形成于一个全球通用的账本之上,这是真正的互联网化资产。
第二个例子是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现实世界资产(RWA,Real World Asset),即将链下的真实资产通过代币化的方式映射到区块链上。这样,上链的资产就变成了数字代币,不再受限于某个券商的账本,也不局限于特定证券交易所,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无论是货币基金还是股票,都可以进行代币化处理,用户购买后能够随时随地交易和转让,大幅提升了效率。
接下来,我想简要介绍币安交易所以及其发行的平台币 —BNB。BNB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具备股权属性,也是一种经济代币。币安交易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数字资产交易所,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交易量已达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两倍,得益于其全球化平台的优势,支持 7×24 小时全天候运营,用户数量高达 2.7 亿。坦率地说,没有任何一家传统交易所能做到这一点。
币安的业务已经超越单纯的交易,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巨头打造的超级生态系统,涵盖现货交易、借贷、理财、支付,甚至社交等多种功能。在这个生态中,BNB 不仅拥有手续费折扣功能,还有股票回购作为价值支撑,并具备类似 QQ 游戏代币的货币属性。许多人习惯用传统的价值投资框架来评估 BNB,但我认为,Web3 产品不能简单套用股票估值逻辑。
因此,自 2019 年起,我们尝试用 “货币方程式”(MV=PQ)来评估 BNB,因为它的本质更接近一种货币。我们于 2019 年 4 月首次进行评估,至今已完成六期。我的判断是,BNB 目前的处境类似我刚回国时看到的茅台 —— 当时几乎没有机构投资者看好,主要由散户买入;而如今,机构投资者也逐渐开始认识并理解 BNB 的真正价值。
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我想谈一谈 Web3 与 AI 在金融领域的融合。我认为,Web3 推动的金融才是真正的数字化金融,只有真正数字化的金融才能与 AI 技术完美融合,带来最大乘数协同效应。
Web3 金融具有数字化和可编程的特性,其地址由一串复杂字符组成,这种 “语言” 显然不适合人类直接阅读或记忆,但却天然契合 AI 的处理方式。未来,AI 的金融需求和服务或许只有通过 Web3 才能实现,因为不可能为一个 AI 智能体开设传统银行账户,也难以处理万分之一美元的小额交易,更难以在一分钟内响应它上万次的服务调用请求。
最后,我想强调,AI 正在赋能 Web3 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而 Web3 也在为 AI 提供去中心化的数据和算力解决方案。两大前沿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加速构建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全球金融体系与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对话华尔街神算子 Tom Lee:公司财库模式优于传统 ETF,以太坊将迎比特币式爆发增长
对话 Oppenheimer 执行董事:Coinbase Q2 交易收入不及预期,哪些业务将成新增长点?
Backroom:信息代币化,AI 时代数据冗杂的解决方案?| Crypto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