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1 Research , Klein Labs Key Highlights韩国市场体量与活跃度全球领先2025 年以来,以韩元计价的加密货币交易额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元市场,且在山寨币交易领域长期领先,显示出对新币接受度高、流动性充裕...
作者: K1 Research , Klein Labs
韩国市场体量与活跃度全球领先
2025 年以来,以韩元计价的加密货币交易额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元市场,且在山寨币交易领域长期领先,显示出对新币接受度高、流动性充裕的特点。对于项目方而言,这是一个高潜力、愿意尝鲜的首发市场。
政策与市场情绪双重驱动上币节奏
面板回归结果表明, BTC 月均价格与交易所上币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市场热度对上币决策具有直接影响。同时,政策窗口期会放大这一效应,显示监管信号与市场情绪的叠加作用。对于项目方而言,进入韩国市场时,应综合考虑市场热度、投资者关注度及政策时机,合理安排上币节奏,以在提升项目曝光的同时同步优化交易流动性,实现战略性上市布局。
代币上市的“桥梁效应”与市场扩散机制
从整体格局看, Bithumb 与 Coinone 均在上币节奏中发挥“桥梁效应”,部分代币先于两所上市,再进入交易量更大的 UPbit 。 Coinone 的上币表现尤为突出,实现了价格与交易量的二次放大。项目方可优先选择 Coinone 作为切入点,再逐步扩展至更大交易所,实现资源与热度的联动释放。三家交易所均属于 DAXA 联盟,内部传导效应进一步增强了上币的市场扩散。
上币平台选择应差异化布局
各交易所的用户画像、上币节奏与市场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异,单纯追求最大平台并非最优策略。对于项目方来说,应根据代币特性、社区结构和推广预算,匹配交易所类型与上线顺序,以提高投入产出比。
韩国市场推广需本地化与多渠道结合
有效的韩国市场进入策略不仅依赖单纯的交易所上币申请,还包括 Naver 关键词优化、本地加密论坛话题引导、线下活动营销、 KOL 联动等。项目方应将上币节奏与本地化营销同步规划,形成从知名度到交易量的闭环转化。
在全球加密货币版图中,韩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2025 年至今,以韩元计价的加密货币总交易额已达 6,630 亿美元,使其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韩国在非主流币交易领域长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非主流币交易量。韩国人口中有高达 25.4% 的人口活跃参与加密货币交易,这种高度参与度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罕见。这种热情也催生了独特“泡菜溢价”现象。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正积极重塑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摆脱以往的限制性政策,转向鼓励创新与市场发展的新阶段。近期推出的加密货币 ETF 路线图与稳定币发展计划,不仅为市场注入新的制度性利好,也进一步巩固了韩国作为亚洲乃至全球重要加密市场的战略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韩国加密货币市场的潜力,不仅能为项目方提供切实可行的“如何登陆韩国交易所”的策略参考,也能为投资者揭示这一特殊市场的机会与风险。本研报将着眼于韩国五大交易所—— UPbit 、 Bithumb 、 Coinone 、 Korbit 与 GOPAX 的上币路径与表现,结合 2024 至 2025 年的最新数据,进行更为微观且深入的剖析,帮助读者全面理解韩国交易所的上币生态与市场逻辑。
上币成功不仅依赖项目的硬实力与技术水平,营销与宣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韩国交易所,上币要求严格、数量有限,项目必须在技术、社区及市场认可度上同时具备实力。以下,我们从交易所视角整理几种关键的韩国本土营销方式,重点分析它们在提升项目曝光、获取用户认同及资本关注方面的作用,为成功上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1 KOL 与社区影响力
在韩国市场的宣传与上币过程中,优质的本地 KOL 与社群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已有多个活跃度高、内容输出专业的韩国加密社群长期深耕市场。
在 Telegram 上,覆盖人数在两万至四万之间,且以专业、优质内容著称的 KOL 社群有:
这些群组均为早期建立的核心 OG 社区,既拥有历史沉淀与影响力,也聚集了资深且善于营造氛围的活跃玩家,在韩国拥有较高人气。
以及一批成员数量稳定在一万人左右,虽规模相对较小,但用户画像更精准、黏性更高的社群,包括:
考虑到整个韩国只有 5000 万人口,相比于英语社群、话语社群来说,几万的关注者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规模。与英语区不同,韩国人的使用习惯中,使用 X 的还是少数(但是现在也存在有部分 KOL 与用户往 X 迁移的趋势),更多的人还是用 Kakao 和 Telegram 。由于 Kakao 的言论管控相对比较严格,所以使用 Telegram 的用户相对较多。
这些 KOL 社区不仅覆盖面广,还在行业信息传递与市场情绪引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项目在韩国的落地与声量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还有诸多未上榜的 KOL ,也同样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2.2 媒体报道与文章推广
在韩国市场的宣传与上币过程中,高影响力且契合本地投资者偏好的权威媒体报道同样至关重要,既能快速建立项目公信力,又能有效扩大市场认知度与参与度。
CoinNess 是韩国领先的加密货币媒体平台,专注于实时翻译和发布海外快讯。其 Live Feed 服务为投资者提供最快速的市场更新。作为韩国最大机构级加密投资信息提供者, CoinNess 还与韩国国家通讯社 Yonhap Infomax 合作,独家提供加密货币实时新闻源。(@ coinnessgl )
作为韩国首个区块链专门媒体, Blockmedia 长期聚焦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趋势、项目进展及监管动态。尽管实时性略逊于 CoinNess ,却凭借高质量内容与深度分析赢得业内声誉,覆盖范围包括法规、技术及生活方式等多维度主题。(@ with _ blockmedia )
TokenPost 是韩国第一大区块链与加密货币媒体,长期作为官方合作媒体频繁参与政府区块链论坛、亚洲加密峰会和技术研讨会。其旗下设有数据平台和产业研究部门,为机构和企业提供定制化情报与深入分析服务,兼具权威性与专业性。(@ tokenpost )
Bloomingbit 是韩国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综合财经媒体集团——韩经济媒体集团旗下的权威加密信息平台,全天候提供由行业专家精选的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新闻及市场报道。 Bloomingbit 兼具广泛影响力与专业解读能力,已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 bloomingbit _ io )
2.3 专业咨询机构与研究平台
由于一些投资者难以全面理解项目的结构和关键要点,加密项目的上币营销因此依赖于专业的咨询机构和研究团队,帮助解读项目的核心价值与市场潜力,为投资者提供深入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作为领先的加密数据分析平台,其深入的市场研究和行业趋势报告帮助项目方了解市场动态,精确评估竞争力,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DeSpreadTeam )
凭借其强大的区块链数据分析能力和透明的项目审核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权威的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作为加密行业的重要资讯平台。 (@ Xangle _ official )
通过深度研究、 GTM 咨询与战略投资, Tiger Research 不仅洞察行业趋势,还助力项目优化增长路径与市场策略,推动 Web3 生态的长期发展。(@ Tiger _ Research _)
凭借其先进的市场分析能力和战略性数据驱动决策,为加密项目和投资者提供深入的市场洞察和趋势预测。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优化投资决策和风险评估,助力加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K1 _ Research )
2.4 其他方式
在所有的韩国本土交易所中,韩国前三大交易所 UPbit 、 Bithumb 和 Coinone 的市场占有率总和高达 99%,而 Korbit 与 GOPAX 两家交易所合计约为1%。
这些主要交易所均参与 DAXA 联盟,通过信息共享与市场协作,增强了行业整体的稳定性与上币传导效率,同时使新币上线节奏和市场反应具有一定的协调效应。2023 年,韩国五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成立了 DAXA ( Digital Asset Exchange Alliance ),作为行业自律性联盟,旨在提升加密资产市场的透明度、合规性和投资者保护水平。联盟通过统一上市标准,确保项目方符合安全与合规要求,同时与监管机构协作,推动政策完善,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自 2025 年 6 月虚拟资产委员会会议最终确认“零手续费政策”适用于韩国三大法币兑加密货币交易所—— UPbit 、 Bithumb 和 Coinone 后,更是进一步巩固并推动了这三家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3.2 支持交易对
为对上币情况进行分析,我们选取了 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7 月 作为统计区间。该时间段不仅覆盖了牛市与熊市的完整周期,还囊括了韩国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政治节点。这一统计区间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韩国交易所上币的数量变化及市场环境,为研究项目上市规律与营销策略提供可靠参考。
总体来看,在统计期内韩国市场的上币数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尤其在 2024 年第二季度与 2025 年上半年表现尤为活跃。此期间,几乎所有主流交易所均加快了新币上线节奏,市场活跃度攀升至相对高位。这一现象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具体来看,在整体市场上币热潮的背景下,不同交易所的策略差异也体现了其在资源配置、风险承受度及竞争定位上的不同考量。
在对韩国几大交易所的上币特点与整体情况有了初步认知之后,下一步将结合具体的上币价格数据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交易所在上币种类与上币表现方面的具体数据,可以更清晰地梳理出它们在项目选择、定价策略及市场反馈上的共性与差异,从而为理解各交易所的运营逻辑与竞争策略提供更加直观且数据支撑的视角。
为更准确把握韩国上币的整体规律与趋势特征,本研究接下来将重点聚焦于市场占比最高的三大交易所进行分析。
4.1上币数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4.1.1三大交易所月度上币数量概览
总体趋势:自 2024 年 11 月起,三大交易所的上币数量均呈上升态势。上币数量的增加反映了市场情绪的高涨。2024 年 11 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特朗普胜出,为市场带来新的信心。与此同时,比特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热门板块如 Layer 1 、 memecoins 、 AI 和 DeSci 表现强劲,市场情绪良好。这期间交易所上币动作明显增多,体现出牛市期间上币数量通常上升的规律。
具体分析:
2024 年 11 月比特币上涨近 40%,带动整体行情繁荣;
2025 年 5 月比特币突破 10 万美元关口,以太坊亦强势反弹,上币多集中在 Layer1 赛道,同时也叠加《数字资产基本法》正式出台前的监管窗口期。
而 2024 年 6 月虽然 BTC 与 ETH 走势疲软,但韩国整体加密市场市值仍处于高位,同时交易所启动了公共官员加密资产信息披露系统,透明度提升带来利好,因此 Upbit 在当月也出现了上币高峰。
2025 年初, Bithumb 为了抓住用户增长趋势并吸引更多参与者,加快了上币节奏。这一举措与 2024 年 12 月韩国加密投资者中新进用户比例已达 33% 密切相关,而这一增长主要受比特币减半及特朗普胜选等市场情绪推动,显示用户基础正在持续扩张。
与 UPbit 相似, Coinone 也在今年 5 月达到阶段性峰值;但不同的是,7 月 UPbit 的上币数量急剧下降,而 Coinone 却在同月再次创下新高。这表明两者在应对市场环境时策略有所差异。整体来看,上币节奏与 BTC 价格走势和市场情绪密切相关, Coinone 更倾向于在行情上行阶段保持积极上新,以此吸引用户,延续增长势头。
从上币数量的指数曲线来看, UPbit 与 Coinone 大体趋势接近,但表现风格不同。 UPbit 的曲线波峰与波谷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周期性调节,帮助维持整体平衡;而 Coinone 的曲线则与 BTC 价格走势保持较高的同步性,相对平稳且持续向上,显示其上币策略更直接跟随市场行情,追求稳定扩张。
本部分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旨在系统评估 BTC 价格、韩元计价交易量及政策因素对韩国主要交易所上币数量的影响。
我们设定如下模型:
其中:
l i s t i ng s :交易所 i 在月份 t 的上币数量
btc _ price :当月 BTC 平均价格(美元)
krw _ trade :韩元计价的当月总交易量(单位: Billion )
policy :政策虚拟变量(1=政策窗口期,0=否)
αᵢ:交易所固定效应,用以控制不同交易所的长期策略差异。
面板回归结果说明:
进一步分析交易所差异性时,回归结果显示:
结合两次分析,结论表明:
为了深入研究三大韩国交易代币上新的赛道偏好,我们对其近期上币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该分析既为项目方提供可借鉴的上币策略与参考,也帮助投资者识别潜在投资标的,把握韩国本土市场的热点与趋势。
共同点
区别点
本研究主要关注三大交易所新上代币后的价格表现。分别考察在第 1 天、第 7 天及第 30 天时,相较于交易所设定的新币首发定价后的价格变化,以分析其趋势、波动模式及市场反应。
在计算价格收益率时,为避免极端值对整体趋势的影响,我们剔除了上下 25% 的异常值,采用截尾平均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代币的典型价格波动情况。
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二级指标——代币收益率展开分析,以考察首发韩国交易所对新上币价格表现的影响。相较于绝对价格,收益率具有显著优势:
数据显示, Bithumb 与 Coinone 都呈现出一定的“桥梁效应”。其中, Bithumb 有 57个代币是先在其平台上市,随后才登陆 UPbit ;而 Coinone 的表现同样显著,高达 41 个代币首先在 Coinone 上市,之后才陆续在 UPbit 与 Bithumb 上架,平均上币间隔为 93.6 天。接下来,本部分将以 Coinone 为例,深入分析其在上币节奏与市场联动中的特征。
在部分代表性项目上,例如 EIGEN 、 ENS 、 ETHFI 等, Coinone 的布局时间甚至提前超过一年。总体而言,这些代币的平均收益率表现均优于市场整体水平,进一步验证了 Coinone 在生态中扮演的“桥梁角色”——即提前引入潜力资产,并将其输送至交易量更大、覆盖面更广的平台。
这种桥梁效应不仅体现在时间差,还体现在收益表现上:提前在 Coinone 上市的代币为早期参与者提供了显著的超额收益机会,而在后续进入其他主流交易所时,则形成了跨平台的价格与流动性传递机制。 Coinone 因此在韩国交易所生态中扮演了项目孵化器和资产流通枢纽的双重地位。
从价格表现的时间分布分析 来看, Coinone 上市代币的总体收益率表现最佳。在 第 1 天、第 7 天、第 30 天 三个观察窗口中, Coinone 在两个时间节点的收益率均高于代币总体平均水平,而其余一个时间节点略低于平均值。相比之下, UPbit 与 Bithumb 仅在一个时间节点表现优于平均值,其余时间段均落后于市场整体水平。
从整体表现来看,在代币中短期阶段,先在 Coinone 和 Bithumb 上市的项目往往表现最佳;而在长期发展中, UPbit 则展现出更为稳健和优异的平均水平。
在明确各交易所代币表现差异的基础上,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操作周期,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策略:
统计结果显示,已在 Coinone 上线的代币,其平均价格表现远远优于所有新上币的整体平均水平,且呈现出普涨趋势。这一现象说明,这些先行在 Coinone 上市的代币不仅自身项目质量与市场竞争力较强,同时也反映出 Coinone 在上币选择上的前瞻性与精准性。能够在早期阶段识别并引入优质资产,正是其在韩国交易所生态中发挥桥梁作用的重要体现。
分析结果也为一种潜在的上币策略提供了参考:通过在早期选择具备相对筛选优势的平台进行首发,不仅有机会获得初期市场关注和价格表现,同时也便于在后续更大体量的交易所扩展流动性与用户覆盖,从而形成从初期曝光到中长期价值沉淀的完整市场发展路径。
韩国交易所整体上币门槛较高:不仅对项目技术实力、合规性与团队背景有严格要求,还对市场潜力、社区基础和早期用户活跃度有较高期待,导致实际可上币项目数量有限。这意味着,项目方在争取韩国交易所上市时,必须在项目硬实力与市场推广策略上双管齐下。
以下选取了五个项目,这些项目在早期营销上表现亮眼,代币上线后的价格走势同样比较突出。我们对其营销特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为其他项目方提供参考。通过参考这类成功案例,项目方可以在宣传、社群建设、媒体合作以及早期用户激励等方面有针对性布局,从而提升被审核通过和顺利上市的可能性。
UXLink 与多家区块链媒体和行业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发布专题报道及技术分析,提升项目在市场的认知度。 CoinDesk Korea 对 UXLink 的跨链技术进行了深度解读,增强技术可信度; CryptoSlate 发布采访文章,介绍 UXLink 的生态布局与代币经济模型; TokenPost 与 BlockBeats 在韩国及亚洲社区转发报道,扩大市场曝光和社区关注。
UXLink 基于 Telegram 构建社区,合作伙伴涵盖 TON 生态、 UOB 、 Arbitrum 、 Animoca Brands 等。通过跨链互操作、 AMA 和技术研讨会,三个月内活跃用户增长 150%,日交易量提升 200%,显著增强流动性与市场影响力,同时推动去中心化金融生态发展。此外, UXLink 作为 Consensus 香港大会赞助商,并携手 BNB Chain 与 Meet48 在香港举办 “ AI Agent Rising ” 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与社区认知度。
参与 AIRDROP2049 ,通过社交关系上链发放 SBT 积分,激励用户互动与社区参与,同时提升链上声誉与活跃度。
Mantle Network 系统性布局媒体传播,与多家知名媒体和研究机构合作,发布专题报道和技术分析,显著提升项目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Klein Labs 提供全面生态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Binance Square 发布了关于 Mantle Network 的采访,介绍其模块化架构及 Eigen - DA 数据可用性支持,增强技术公信力; Messari 对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发布研究报告,提升资本关注度; TokenPost 与 CoinNess 转发报道项目在韩国市场的进展,扩大亚洲社区认知;
Mantle Network 积极运营社交媒体和社区平台,构建高度活跃的用户群体。 X 粉丝超过 80 万,定期更新项目动态并与社区互动;官方 Telegram 与 Discord 社区成员超过 20 万,定期举办 AMA 和社区讨论活动,增强用户参与感和归属感。这类精细化社群运营不仅推动了信息传播,也为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Mantle Network 通过激励机制提升用户活跃度与参与感。2025 年 8 月推出的 Mantle Journey 用户参与计划,通过 Soulbound Token 铸造,将 2000 万 MNT 奖励池分配给参与用户和应用程序,激励社区建设和生态活跃。这类激励措施不仅提升了用户忠诚度,也验证了项目生态的经济吸引力,有效形成自我强化的社区闭环。
Flock . io 系统性布局媒体传播,与 Messari 、 Cointelegraph Korea 等知名媒体合作,发布专题报道和市场分析,提升行业影响力; Klein Labs 对项目生态进行了全面解读,提供投资参考; TokenPost 对其在韩国市场的进展进行了报道,增强本地市场认知度。
Flock . io 先后与阿里云 Qwen 及 Base 合作,将中心化 AI 模型引入去中心化平台,实现链上交易与钱包管理去中心化操作。通过 Web3 Agent 模型,本地运行 AI 助理保障用户隐私,同时联合社区 AMA 与技术研讨会,显著提升用户活跃度与市场影响力,强化去中心化生态建设。
FLock . io 助力发起 Qwen × FLock × Base AI 黑客松。活动吸引韩国 SKY 高校及 KAIST 开发者俱乐部参与,利用联邦学习技术推动去中心化 AI 模型创新及实际应用落地,强化 FLock . io 在去中心化 AI 生态中的技术领先与行业影响力。
BigTime 系统性布局媒体传播,与 CoinDesk Korea 、 CryptoSlate 、 TokenPost 等知名媒体合作,发布专题报道与项目生态分析,提升行业影响力; Messari 对其游戏经济模型及代币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BlockBeats 对 BigTime 在亚洲市场的社区活动进行了报道,增强本地市场认知度。
BigTime 借助社区论坛、推特和 Discord 等社交渠道,实施病毒式营销策略,激活玩家互动与信息传播。通过游戏组队机制和邀请码制度,促使玩家主动邀请新用户,快速扩大社区规模,同时提升用户粘性和品牌影响力。
BigTime 的玩家参与需通过邀请码,短期内形成“一码难求”的热潮,社群活跃度显著提升。体现市场需求。项目还提供免费游戏 OTC 、语音频道支持、每日 NFT 爆率分享、高级副本共享等多重激励措施,有效增强用户参与感与社区活跃度。
Sign 系统性布局媒体传播,与 Tiger Research 、 CoinDesk Korea 、 CryptoSlate 等知名媒体和研究机构合作,发布专题报道及技术分析,提升行业认知度和资本关注度; TokenPost 与 BlockBeats 转发报道,扩大项目在韩国及亚洲社区的曝光和影响力。
Sign 利用文化符号构建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成功培育了超过 50,000 名成员的自我维持型社区。社区忠诚度高,部分核心成员甚至将 Sign 标志纹在身上,体现出项目深厚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交传播效应。
Sign 通过链上任务、空投奖励及基于灵魂绑定代币( SBT )的公平激励体系,鼓励用户互动和分享内容;高比例的社区激励结合多元化产品矩阵,有效切入链上信任与分发基础设施市场,推动“橙色王朝”社区的蓬勃发展与生态自我强化。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行销策略,项目不仅获得资本关注与用户认同,更成功登陆上币严格、数量有限的韩国交易所市场。这表明项目实力与市场认可度均已达到高标准,为其他项目方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与参考示范。
在全球加密货币版图中,韩国市场的独特性与活跃度,为项目方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数据表明,政策与市场情绪的共振,显著影响了上币节奏; BTC 价格的波动不仅左右投资者信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交易所的上币策略。这种市场-政策的双驱动机制,提醒项目方在制定全球发行计划时,必须将宏观趋势与监管动态纳入决策框架。
更值得关注的是, Coinone 突出体现的“上币桥梁效应”——其早期上币往往成为其他主流交易所关注和跟进的信号,不仅带来二次流动性,还放大了项目的市场声量。这意味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精准选择切入平台,或许比盲目追求大平台更能撬动市场杠杆。
然而,韩国市场的经验并非简单复制即可奏效。不同交易所的用户画像、社区文化、上币审核机制,以及本地化推广资源,都决定了项目在该市场的成败。对于寻求国际化布局的项目方而言,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能否将数据分析、市场判断与本地化执行深度融合,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契合的策略,出现在最恰当的平台。
加密市场瞬息万变,但规律从未消失。韩国的案例告诉我们,项目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与理念,更取决于对市场微观结构和情绪波动的精准把握。未来,面对这样的舞台,项目方能否做到既把握短期红利,又为长期价值埋下伏笔?答案,取决于他们在第一步迈出前的每一个战略选择。